首頁 > 法律知識 > 門口裝監視器會被告嗎?

門口裝監視器會被告嗎?

  • 門口裝監視器會被告嗎?
商品圖像
  • 商品資訊

    「只是想看家門口安全,為什麼鄰居說我要賠錢還要求要拆除監視器?」其實鏡頭角度只要跨出門框、拍到共有或他人專有區域,就同時踩到隱私權、個資保護和妨害秘密三條線。

     

    一、情狀與風險

    場景

    主要爭議

    高風險點

    純拍自己門口

    (鏡頭不外露)

    幾乎零爭議

    仍須標示「錄影中」才符《個資法》第8條告知義務

    拍到對門或走廊

    侵犯鄰居進出隱私

    可能違反《民法》§195侵害人格法益及《刑法》妨害秘密罪

    街景或公眾道路

    個資收集與利用

    須留意《個資法》「特定目的」與保留期限

     

    二、涉及相關法律規範

    法源

    關鍵條文

    適用重點

    《個人資料保護法》

    §2、§8、§19

    影像可識別個人即為個資;蒐集須告知「目的、範圍、保存時間」,並避免目的外利用。

    《刑法》

    §315-1(妨害秘密罪)

    鄰居家的門口或者室內都屬於非公開的空間,無故利用工具或設備竊錄他人非公開的活動、言論、談話或身體隱私部位者,最重可被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如純拍到公共空間或者馬路,就比較不會構成。

    《民法》

    §195(不法侵害他人人格法益)

    具體來說,當他人不法侵害你的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操,或是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且情節重大時,即使你沒有遭受財產上的損失,也可以請求對方賠償相當金額的精神慰撫金。如名譽被侵害時,可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三、安裝準則

    1. 安裝目的應以自宅防盜或者對外蒐證(需特定事件)為主。
    2. 監視器周圍應有明顯告示。
    3. 監視器錄影檔案須妥善收納,不得將畫面公開散布。
    4. 警方或法院依法調閱時,請紀錄調閱日期及對象。
    5. 若為訴訟需求可在目的範圍內合理使用。

     

    四、被偷拍如何救濟

     

    管道

    時效

    可主張

    向民事法院提起訴訟

    2 年內

    停止監拍、拆除機器、精神慰撫金

    警局報案、地檢署提起告訴

    6 個月內提告

    對方可涉及妨害秘密罪或違反個資法

    實務小技巧:先以「存證信函」要求對方 7 日內調整鏡頭、刪除影像;若對方不理,再提民、刑雙軌,以增加談判籌碼並防止影像散布。

     

    五、結語:三句口訣給裝機者與被拍者

    1. 「目的要明」——只拍自己該管的地方,並貼告示。
    2. 「範圍要窄」——門口貼牆斜拍、不要掃射鄰居家門或窗戶。
    3. 「利用要當」——影像只用於治安、舉證;不上網、不卡打。

     

    只要守住這三條,門口攝影能成為保障安全的利器;若逾界,卻可能讓人身陷民刑雙責—甚至要拆機賠償。懂得法律界線,才能讓科技為生活加分,而非製造新的鄰里戰火。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到你,如有遇到相關問題,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亦或需要律師幫忙協助開庭、撰狀提起訴訟,歡迎來電或加入恆河國際法律事務所的官方LINE帳號預約免費諮詢,讓我們來提供你堅強的法律支持。

     

    「以法為舟,渡人至岸——恆河國際法律事務所與您共進。」

     

    提醒: 本文僅為一般法律知識介紹,並非法律諮詢。若您有具體的法律問題,建議諮詢專業律師。

     

     

     

     

  • 商品Q&A

    • 提問者稱呼
    • E-mail
    • 手機
    • 電話
    • 留言內容
    • 驗證碼
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