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法律知識 > 違反保護令會怎樣?——用白話一次搞懂台灣的 「保護令」與刑責。

違反保護令會怎樣?——用白話一次搞懂台灣的 「保護令」與刑責。

  • 違反保護令會怎樣?——用白話一次搞懂台灣的 「保護令」與刑責。
商品圖像
  • 商品資訊

    違反保護令會怎樣?——用白話一次搞懂台灣的「保護令」與刑責。

     

    承上篇,針對保護令的種類以及法律效果介紹後,本篇簡略了解到”違反”可能會有什麼樣的法律責任存在,很多人以為「拿到保護令只是張紙,對方不理也沒轍」,或誤把所有騷擾都跟家暴混在一起。其實台灣針對不同危險來源有兩套保護令


    1. 家庭暴力保護令(家暴法)——保護家人、同居人。


    2. 跟蹤騷擾保護令(跟騷法)——保護遭持續騷擾的任何人。
    只要違反,最重都可判3年以下徒刑,不是「罰罰錢」這麼簡單。

     

    違反家暴保護令的刑責

    • 依照《家庭暴力防治法》第 61 條 註1

    • 任何違反以下裁定,都屬「違反保護令罪」:禁止接觸、遷出住處、遠離特定場所、完成處遇計畫等。

    • 刑度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併科新臺幣 10 萬元以下罰金

    • 非告訴乃論罪,也就是常說的「公訴罪」:警察受理後會直接函送檢察官,不必被害人再提出告訴。

     

     

    3. 違反跟蹤騷擾保護令的刑責

    • 依照《跟蹤騷擾防制法》第 19 條 註2

    • 只要法院已核發保護令,行為人仍持續跟蹤、監視、寄送物品等「八大騷擾行為」註1,即構成犯罪。

    • 刑度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併科新臺幣 30 萬元以下罰金

     

     

    4. 報案流程小抄

    1.蒐證:保護令裁定書、簡訊/通話紀錄、監視器畫面。

    2.就近派出所報案:說明「對方違反保護令」,屬刑事案件。

    3.警方作筆錄並移送地檢署

    4.檢察官偵辦:若行為人持續危害,可聲押、限制住居。

     

     

    5. 常見 Q&A

    問題

    答案

    對方只是傳訊息關心,也算違反嗎?

    只要保護令明列「禁止聯絡」即屬違反,管他用 Line 還是電話。

    已和好還能撤銷刑事案件嗎?

    違反保護令是非告訴乃論罪,和解不必然免刑,由檢方決定是否起訴。

    第一次違反會被關嗎?

    法院實務多判緩刑或罰金,但情節重大(持武器、重複犯)可直接收押。

    保護令快到期怎麼辦?

    失效前向法院聲請「延長」,每次仍以 2 年為上限。

     

     

    6. 一句話結論

    保護令不是「建議書」而是「法院命令」——只要跨過紅線,最重可關 3 年。拿到保護令的你,記得善用「蒐證+報案」兩招;而收到保護令的他/她,唯一安全的做法叫「完全遵守」。

     

    註1: 違反法院依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六條第三項或依第六十三條之一第一項準用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二款、第四款、第十款、第十三款至第十五款及第十六條第三項所為之下列裁定者,為違反保護令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一、禁止實施家庭暴力。

    二、禁止騷擾、接觸、跟蹤、通話、通信或其他非必要之聯絡行為。

    三、遷出住居所。

    四、遠離住居所、工作場所、學校或其他特定場所。

    五、完成加害人處遇計畫。

    六、禁止未經被害人同意,重製、散布、播送、交付、公然陳列,或以他法供人觀覽被害人之性影像。

    七、交付或刪除所持有之被害人性影像。

    八、刪除或向網際網路平臺提供者、網際網路應用服務提供者或網際網路接取服務提供者申請移除已上傳之被害人性影像。

     

    註2

    違反法院依第十二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三款所為之保護令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如有相關問題卻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亦或需要律師幫忙協助開庭、偵訊、撰狀起訴,歡迎來電或加入恆河國際法律事務所的官方LINE帳號預約免費諮詢,讓我們來提供你堅強的法律支持。

     

    「以法為舟,渡人至岸——恆河國際法律事務所與您共進。」

    提醒: 本文僅為一般法律知識介紹,並非法律諮詢。若您有具體的法律問題,建議諮詢專業律師。

     

     

  • 商品Q&A

    • 提問者稱呼
    • E-mail
    • 手機
    • 電話
    • 留言內容
    • 驗證碼
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