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法律知識 > 僱傭、承攬與委任怎麼分(下)?契約性質比較及實例解析

僱傭、承攬與委任怎麼分(下)?契約性質比較及實例解析

  • 僱傭、承攬與委任怎麼分(下)?契約性質比較及實例解析
商品圖像
  • 商品資訊

    在勞動關係中,僱傭、承攬與委任契約的區分不僅影響雙方的權利義務,更直接關係到法律適用的範圍與勞動保障的程度。延續上篇對契約性質的基礎介紹,本文將進一步透過比較表與實務案例,深入剖析三種契約的差異,幫助讀者更清晰掌握契約適用的實務面向。

     

     

    一、契約性質比較

     

    類型

    僱傭(民法§482)

    承攬(民法§490)

    委任(民法§528)

    契約

    目的

    提供勞務

    (過程導向)

    成果交付

    (結果導向)

    處理事務

    (行為導向)

    從屬性

    (可指定工作時間、地點、方法,並考核懲處)

    (定作人僅監督成果,不干涉過程)

    (可指定事務範圍與目標,不干涉細部執行方法)

    報酬

    固定薪資

    按件或成果給付

    可有償或無償

    終止

    方式

    須依勞基法規定

    定作人可隨時終止;承攬人成果完成即終止

    雙方可隨時終止

    法律

    適用

    民法第七節僱傭,且適用《勞基法》

    民法第八節承攬,不適用勞基法

    民法第十節委任,不適用勞基法

    風險

    責任

    雇主負責

    承攬人對成果負責

    視情況負管理注意義務

    常見

    案例

    辦公室職員、生產線員工、餐飲服務生、鐘點工

    房屋裝修、設計企畫案、雜誌外稿

    律師處理訴訟、會計師報稅、代書代辦不動產過戶

     

     

    、實例解析:設計師在僱傭、承攬、委任契約中的比較

     

    【案例一】攝影師A與新創品牌B合作拍攝形象照

    品牌B與攝影師A簽署一份合作合約,內容包括:

    • B提供主題與風格參考,但拍攝構圖、剪輯由A決定。
    • A應於5日內完成交件,B得提出一次修改意見。
    • A自行備器材、可改期、無交通補貼。
    • 結束後一次性支付3萬元。
    • A若臨時無法到場,應自行找人代替。

     

    【爭點提示】

    1. A是否受指揮監督?拍攝內容是否有創作空間?
    2. B是否能決定工作方式或僅能對結果有所要求?
    3. 屬於以完成特定結果為目的?

     

    【解析】在這個實例中,因為工作重點在於完成作品,且攝影師自主性高,整體是偏向承攬的。但實務上,法院在判斷時,也會著重於指揮監督的權限,如果品牌干預較多,或實際上要求A依照指示逐步執行,也可能會構成僱傭。

     

    【案例二】行銷公司C與設計師D的長期合作

    • 每月定期交稿(社群模板與活動網頁)
    • 月薪2.5萬,月底統一結算
    • 每完成一件設計,另加給5,000元
    • 須配合會議、遵守主管指示與審稿意見
    • 在家工作,使用公司帳號、填寫工時表

     

    【爭點提示】

    1. 固定報酬與件數酬勞並存,性質是否混合?
    2. 公司是否有指揮監督權?D是否具組織從屬性?
    3. 是否具有工時管理?

     

    【筆者見解】本案「固定月薪+件數酬勞」的設計,看似增加成果導向的誘因,但若設計師實際上仍須依公司指示作業、配合時段與工時紀錄,整體從屬性依然偏向僱傭。所以即使是混合酬勞的計算模式,法院在判斷時仍有高度可能認為屬於僱傭,需適用勞基法之規定。

     

    【案例三】律師E委託F協助訴訟資料整理

    • F每週協助1~2次,依件酬勞給付
    • 無固定時間與地點,F可自行安排
    • E口頭指示,F自行完成
    • F對外自稱「律師助理」

     

    【爭點提示】

    1. 有無長期穩定關係?
    2. 是否為指示性工作還是結果型工作?
    3. 報酬給付方式是否反映工作成果?

     

    【筆者見解】 此案可能構成「委任契約」,因為F依指示完成事務,且無工時控管、具有相當的自由度。但若F後來能舉證其工作實質受E日常監督,或長期穩定排班、參與辦公室運作,法院也可能認為屬僱傭。

     

     

    【結語】

    契約名稱並無決定性,在實務中除了典型外,其實僱傭、委任與承攬很容易混淆,尤其是涉及技術勞務與創意工作的情境中。因此建議雇主與勞工間要應明確約定權利義務,並留存工作方式之紀錄,因應未來發生爭議時之舉證需要。

     

    如果你或身邊的人遇到相關問題,及時尋求專業法律協助是最好的選擇。

     

    如有相關問題卻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亦或需要律師幫忙協助開庭、偵訊、撰狀起訴,歡迎來電或加入恆河國際法律事務所的官方LINE帳號預約免費諮詢,讓我們來提供你堅強的法律支持。

     

    以法為舟,渡人至岸——恆河國際法律事務所與您共進。

     

    提醒:本文僅為一般法律知識介紹,並非法律諮詢。若您有具體的法律問題,建議諮詢專業律師。

     

     

     

  • 商品Q&A

    • 提問者稱呼
    • E-mail
    • 手機
    • 電話
    • 留言內容
    • 驗證碼
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