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了更生/清算,債務就消失了嗎?破解《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的5大誤解!
-
商品資訊
很多人以為,只要法院核准更生或清算程序,債務就一筆勾銷,不會再有債主找上門。但其實,程序若沒有走完、走對,債務不只不會消失,還可能捲土重來。
更生、清算雖然是法律給予誠實債務人的救濟機制,但並非「按下申請鍵就一了百了」,中間每一步都關鍵。今天就來帶您破解《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最常被誤解的五個問題。
迷思一:方案期滿=債務自動消失?
★不見得。你要確實履行計畫,法院才會裁定免責。
更生方案類似一個「分期還款計畫」,最長可到六年。若債務人未依計畫準時繳款、未通知法院異動狀況,或中途自行中止清償,法院可以不給予免責,甚至終止程序。
也就是說,即使更生方案到了期滿日,法院會先審查你是否完全履行義務,才會決定是否給予免責。如果沒過關,債務還是在、催收也會回來。
迷思二:通過更生/清算後,債權人就不能再找我了吧?
★不是完全「免打擾」。仍可能有債務追討風險。
雖然大多數債權人需在法院公告的申報期限內完成申報,否則原則上喪失參與清償的權利,但仍存在「補充申報」的可能性,特別是:
- 債務人未誠實申報所有債權人清冊
- 法院或債權人通知遺漏
- 債權轉讓予資產管理公司重新主張
這些情況下,債務人仍可能面臨法律責任,甚至清算或更生後仍要對部分債務負責。所以,誠實申報所有債權人,是保護自己的唯一方式。
迷思三:只要辦清算,就一定能免責?
★清算不是「自帶免責」,還得由法院裁定通過。
很多人誤以為走上清算程序後,法院就會自動幫他消債。其實不然!即使完成財產清理、變價程序,債務人也必須向法院聲請「免責」,且不能有重大誠信問題,如:
- 故意隱匿財產
- 刻意惡意舉債
- 配合度低、提供虛假資料
這些情況下,法院會認為你不適用「誠實債務人」保護,自然不會讓你免責。
迷思四:債務都還完了,還有什麼好擔心的?
★即使你已「提早還清」,也需法院確認。
許多債務人想趕快恢復信用或結束程序,會選擇提前一次清償所有款項。但如果這樣的清償並非依據法院核定的更生方案執行(例如本應分60期還完,卻第10期就一次清償),仍需向法院聲請提前終結更生程序,才能正式結案。否則,法院會視為「未依程序履行」,反而無法取得免責,等於白忙一場。
迷思五:我沒錢,法院應該會幫我吧?
★誠信與配合,才是免責的核心關鍵。
法院不會單憑「經濟困難」就給予免責,而是會全面評估你的誠信與配合態度,例如:
- 有無固定收入來源或積極謀職
- 是否誠實申報所有財產、債權人名單
- 是否積極出席協商、聽證或調查程序
- 是否有實際清償能力卻選擇逃避責任
換句話說,誠實+配合+努力還款,才是贏得法院信任、真正重生的關鍵。
債務重生的關鍵,是「誠實+完整履行」
辦理更生或清算程序,是走出債務困境的重要第一步,但不是萬靈丹。法院看重的是你是否誠實、是否願意努力履行應盡義務。只有把程序走好、走完,才能真正和債務說再見。建議在準備聲請前,先諮詢專業律師或法律扶助機構,幫你評估最佳方案與風險,避免誤踩地雷或陷入更深泥淖。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更深入了解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的相關風險!如果你或身邊的人遇到積欠債務的相關問題,及時尋求專業法律協助是最好的選擇。
如有相關問題卻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亦或需要律師幫忙協助開庭、偵訊、撰狀起訴,歡迎來電或加入恆河國際法律事務所的官方LINE帳號預約免費諮詢,讓我們來提供你堅強的法律支持。
「以法為舟,渡人至岸——恆河國際法律事務所與您共進。」
提醒: 本文僅為一般法律知識介紹,並非法律諮詢。若您有具體的法律問題,建議諮詢專業律師。
-
商品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