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最新「成年年齡下修」懶人包
-
商品資訊
18 歲就成年!——民法最新「成年年齡下修」懶人包
先記三句話
- 2023 年 1 月 1 日 起,《民法》第 12 條把「成年」從 20 歲改為 18 歲,臺灣第一次把成年年齡寫進 1 字頭。
- 同步修正的第 15 條規定:滿 18 歲就具 完全行為能力,能獨立簽契約、辦信用卡、買賣不動產,父母不得再以法定代理人身分否決。
- 結婚年齡全面統一 18 歲,男女、同性婚姻一視同仁(民法 §980 及 §982 連動修正)。
1 | 成年後你能做──也要自己扛的事
權利/義務
變化前 (20 歲)
變化後 (18 歲)
備註
簽租屋、手機、分期付款
要父母同意
可獨立簽約並負責付款
業者仍可要求聯保,但不能強制
申辦信用卡
受限
滿 18 歲可申辦一般卡
銀行仍會審核收入、信用
買賣房屋、汽車
需父母/監護人
可單獨處分財產
不動產仍須到地政機關辦登記
提存或領取存款
20 歲以上自由處分
18 歲即可
若帳戶原為「法代管理」,須臨櫃變更
被告、被告代理
家事事件由父母代位
滿 18 歲須 自己應訴
刑事案件 18 歲仍屬刑事成年人
強制入伍
依兵役法 18 歲徵兵
無變動
男子 18 歲即體檢
2 | 仍維持「20 歲」或其他年限的特別規定
項目
現行年限
依據
買菸
20 歲
菸害防制法 §17 註1
擔任公職/縣市長、立委候選人
≥23、≥30 歲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註2
領勞工退休金一次金
60 歲
勞工退休金條例 §24 註3
小提醒:民法改了,不代表所有特別法全跟進。18 歲能簽約,但若買菸仍可能被罰。
3 | 父母、學校最常問的三個焦點
Q
A
18 歲高中生能自己退學嗎?
可以。學籍屬民事身分,成年人有自主決定權;但《高級中等教育法》規定,未滿畢業前仍須完成義務教育責任,校方可依行政程序處理。
孩子 18 歲還沒畢業,父母要不要繼續扶養?
要。民法 §1116 規定「直系血親互負扶養義務」,與是否成年無直接相關;若繼續就學、無謀生能力,父母仍須扶養。註4
18 歲欠卡費,父母要連帶嗎?
不會。完全行為能力須自負債務。父母只有在「自願聯保」或「協議書另有約定」時才需負責。
4 | 企業端必修「18 歲成年」法遵清單
部門
待辦事項
風險
人資
更新聘僱、勞保、加班時數指引,18 歲不再受《兒少勞動》嚴格限制
違法加班恐挨罰
客服/電商
會員條款不得要求「未滿 20 歲同意父母條款」,須改為 18 歲
條款無效,易被消基會檢舉
金融
評估 18–20 歲客戶授信準則,建置「學貸、微貸」產品
不當授信引爆呆帳
租賃
18 歲可單獨簽租約;若要求父母保證,需額外取得同意書
格式違法恐被裁罰
5 | 一步到位的「成年轉換」技巧
- 升級文件:滿 18 歲立即換發「新版身分證」標註成年日,辦理銀行、健保、護照變更。
- 清點財產:若之前由父母代管信託或股票,可在成年日辦理移轉,減少重複課稅。
- 建立信用:開第一張小額額度信用卡、按時繳費,累積良好紀錄利於未來房貸或創業融資。
- 法律文件既往效力:18 歲前簽的合約,若屬「單純利益」照常有效;屬「負擔行為」如汽機車買賣,父母可在成年後 1 年內主張撤銷。
6 | 一句話結論
**滿 18 歲=法律承認你能自行決定人生,也必須為決定買單。** 熟悉民法新制、搞懂各特別法例外,才能把「成年禮」變成真正的自由起跑線,而不是無意識簽下的賠錢合約。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更深入了解成年人責任的相關風險!如果你或身邊的人遇到相關的法律問題,及時尋求專業法律協助是最好的選擇。
如有相關問題卻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亦或需要律師幫忙協助開庭、偵訊、撰狀起訴,歡迎來電或加入恆河國際法律事務所的官方LINE帳號預約免費諮詢,讓我們來提供你堅強的法律支持。
「以法為舟,渡人至岸——恆河國際法律事務所與您共進。」
提醒: 本文僅為一般法律知識介紹,並非法律諮詢。若您有具體的法律問題,建議諮詢專業律師。
註1 菸害防制法第 17 條
1.任何人不得供應菸品、指定菸品必要之組合元件予未滿二十歲之人,亦不得以強迫、引誘或其他方式使孕婦或未滿二十歲之人吸菸。
2.前項供應者屬菸品販賣業,且有難以辨識消費者之年齡情事時,應要求其出示足資證明年齡之文件;消費者拒絕時,應不予販售。
註2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24 條
1. 選舉人年滿二十三歲,得於其行使選舉權之選舉區登記為公職人員候選人。但直轄市長、縣(市)長候選人須年滿三十歲;鄉(鎮、市)長、原住民區長候選人須年滿二十六歲。
1.勞工年滿六十歲,得依下列規定之方式請領退休金:
一、工作年資滿十五年以上者,選擇請領月退休金或一次退休金。
二、工作年資未滿十五年者,請領一次退休金。
註4 民法 第1116條
受扶養權利者有數人,而負扶養義務者之經濟能力,不足扶養其全體時,依左列順序,定其受扶養之人:
一、直系血親尊親屬。
二、直系血親卑親屬。
三、家屬。
四、兄弟姊妹。
五、家長。
六、夫妻之父母。
七、子婦、女婿。
同係直系尊親屬或直系卑親屬者,以親等近者為先。
受扶養權利者有數人而其親等同一時,應按其需要之狀況,酌為扶養。
-
商品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