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法律知識 > 臺灣性交易法制速寫:紙面開放、實務封閉

臺灣性交易法制速寫:紙面開放、實務封閉

  • 臺灣性交易法制速寫:紙面開放、實務封閉
商品圖像
  • 商品資訊

    1. 法律如何「打開一扇門」?

     

    • 2010 年大法官釋字 666 號宣示《社會秩序維護法》僅罰賣嫖不罰買方違憲,要求兩年內補正。
    • 2011 年立院修正同法第 80 條:
      地方政府若劃定「性交易專區」,專區內之買賣雙方不受罰;
      專區外的嫖、娼同處 3 日以下拘留或 3 萬元以下罰鍰;
      拉客、媒介或提供場所者全境皆罰,得加重處分。
     

     

    2. 「畫得出」卻「找不到」—零專區現況

     

    修法迄今十餘年,全台 22 縣市沒有一處專區真正落地;桃園最後一家持照公娼館 2022 年歇業後,合法場所正式歸零。
    → 法律替性工作者留了一條「專區合法化」的路,地方卻始終不開門,導致所有實際交易都發生在「專區外」而被雙罰

     

     

    3. 違規會面臨哪些風險?

     

    行為人

    主要依據

    可能處分

    性工作者/買方

    社維法 §80

    3 日以下拘留或 30,000 元以下罰鍰(屢犯可加重)

    拉客、媒介、業者

    社維法 §80+刑法妨害風化

    罰鍰、歇業,情節重大可能入罪

    牽涉未成年、強迫、人口販運

    刑法 §227 以降、人口販運防制法

    最低 3 年以上徒刑、重罰鍰

    一旦涉及未成年或脅迫,立即升級為刑事重罪,不再屬「雙罰」輕微處分範疇。

     

     

    4. 專區設不成的三大阻力

     

    1. 鄰避效應:居民支持「某處」設區,但不願落在自家社區。
    2. 行政成本:專區需配合警力、定期健檢、稅務與社福機制,地方政府負擔沉重。
    3. 文化與性別爭議:反對者擔心合法化強化女性商品化與周邊犯罪,支持者則主張保障性工作者職安與健康。
     

     

    5. 給大眾的提醒

     

    • 買方同樣違法:修法後嫖客已不再是「免責角色」。
    • 網路招嫖也算專區外,平台或旅宿若知情仍提供服務,同樣面臨處分。
    • 政策可能瞬息變動:若未來有縣市真正公告專區,須再留意該地自治條例(登記、納稅、健檢等)才能真正「合法」。
     

     

    6. 一句話總結

     

    法律把門開在「專區」,現實卻沒有門可入。
    在專區尚未設置之前,台灣的性交易依舊屬於高風險行為;如何在人權保障、公共衛生與社區共識之間找到平衡,仍是立法與地方治理待解的難題。

     

    如有相關問題卻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亦或需要律師幫忙協助開庭、偵訊、撰狀起訴,歡迎來電或加入恆河國際法律事務所的官方LINE帳號預約免費諮詢,讓我們來提供你堅強的法律支持。

     

    「以法為舟,渡人至岸——恆河國際法律事務所與您共進。」

     

    提醒: 本文僅為一般法律知識介紹,並非法律諮詢。若您有具體的法律問題,建議諮詢專業律師。


     

     

  • 商品Q&A

    • 提問者稱呼
    • E-mail
    • 手機
    • 電話
    • 留言內容
    • 驗證碼
上一頁
TOP